阿卜杜拉国王金融区(KAFD)地铁站,作为利雅得地铁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,不仅是现代化交通设施的重要枢纽,更是建筑设计、施工工艺与UHPC材料创新应用的精彩体现。
©Hufton + Crow
阿卜杜拉国王金融区(KAFD)地铁站,作为利雅得地铁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,不仅是现代化交通设施的重要枢纽,更是建筑设计、施工工艺与UHPC材料创新应用的精彩体现。作为世界上最长的无人驾驶交通系统,利雅得地铁枢纽横跨6条线路和85个车站,全长超过176公里,这一项目由著名建筑事务所扎哈·哈迪德建筑事务所(Zaha Hadid Architects)设计,其独特的建筑语言与创新的施工方法,为全球建筑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。
利雅得地铁网络已于2024年12月1日(星期日)正式开始运营,开放了蓝线、黄线和紫线三条线路(分别为1号线、4号线和6号线)。这一网络将缓解交通拥堵、缩短旅行时间,并提高利雅得不断增长的居民的生活质量。作为世界上最长的无人驾驶交通系统,利雅得地铁覆盖超过176公里,包含6条线路和85个车站,连接了沙特阿拉伯首都的重要地区、商业中心和文化地标。该自动化快速交通系统由利雅得城市皇家委员会(RCRC)规划,旨在满足居民和游客的出行需求。地铁系统的日客运能力达到360万人次,将大大减少城市中的汽车出行,并鼓励使用可持续的交通方式。#与沙漠对话的艺术语言
阿卜杜拉国王金融区地铁站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沙漠风沙的自然形态。扎哈·哈迪德团队的设计理念强调通过对自然界现象的艺术性再现,使建筑与环境达到和谐共生。地铁站外立面采用了复杂的几何形态,形似“沙丘”中沙风雕刻出的自然纹理,利用UHPC材料构建而成的外墙不仅满足了结构要求,还通过流动感和连续性表达出空间的流畅性与动感。建筑外立面由一系列三维自支撑的网格状结构构成,这种结构既是空间的支持体,又形成了一个具有高度美学价值的表皮。这些网格结构的重复与对称,模仿了沙漠中沙丘随风变化的纹理,在视觉上增强了空间的层次感和动感。#创新与高效并存
为了实现这一复杂的设计,施工团队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。特别是在混凝土应用上,KAFD地铁站使用了UHPC,这种材料不仅保证了结构的稳固性,也满足了建筑外立面极其动感和轻盈的视觉要求。UHPC板材经过了精密的预制与拼接处理,既减少了施工周期,又提高了施工精度。由于项目的复杂性和规模,KAFD地铁站的施工涉及多方协作,其中包括结构工程师Buro Happold、建筑服务工程师Buro Happold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团队。通过精准的设计与优化施工工艺,整个站点的建设进度得到了有效控制,最终使得地铁站在视觉与功能上达到了完美平衡。#混凝土功能性与艺术形态塑造的统一
KAFD地铁站的外立面是UHPC高效能应用的典范。这些混凝土板材通过几何孔洞的设计,有效减少了阳光的热量,从而提高了建筑的能效。这些孔洞的形状和分布,不仅提升了建筑的美学效果,还为建筑提供了必要的遮阳效果,有效应对沙漠地区干燥炎热的极端气候。此外,建筑内部同样使用了具有优异隔热性能的UHPC和隔音材料,使得地铁站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舒适的温度,增强了乘客的体验感。为了进一步提高环境可持续性,KAFD地铁站还采用了基于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冷却系统,能根据客流量自动调整,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。
#UHPC与绿色设计
作为一项可持续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,KAFD地铁站获得了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(USGBC)认证的LEED金级认证。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建筑在设计和施工中广泛应用了绿色建筑技术,其中包括采用高效的冷却系统、优化日照利用以及提升建筑物能源使用效率等措施。特别是在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上,项目团队选择了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(超高性能体现在高强度、高抗折抗弯拉性能、耐久性、轻质化),并通过创新的设计提升了材料的可持续性。阿卜杜拉国王金融区地铁站不仅是一个交通枢纽,更是建筑艺术与材料、工程技术的完美融合。通过扎哈·哈迪德团队的前瞻性设计理念与高效施工工艺,KAFD地铁站在混凝土材料的应用上展现了材料创新与艺术的高度统一。其外立面和结构设计突破了传统建筑的界限,为全球建筑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。随着地铁站的正式投入使用,它将不仅仅改变利雅得的城市面貌,也将在建筑设计、材料应用及施工工艺上影响未来的项目发展。
立面承包 Permasteelisa GartnerUHPC生产 Arabian Tile Company (ARTIC) 来源: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、砼饰界